习近平总书记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更加重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自身发展基础和潜力,凝炼出了“政治领院、教学立院、科研强院、人才兴院、特色办院”的发展理念。学院围绕“特色办院”的发展思想,组织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召开了多次讨论会,提出了构建植入信息技术的“三全育人”思政教育教学体系。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育人体系
首先,全员思政育人突出一个“全”字。学校领导把思政教育摆在立德树人的根本地位,重视思政、关心思政,亲自参与思政课教学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当仁不让地成为大学生课内思政教育的主力军,各学院党委书记、辅导员是学生课外思政的主力军,他们也积极参与《形势政策》课程教学工作,各学院专业教师通过课程思政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学校其他教职员工都承担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艰巨重任,发挥好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作用,全校教职员工通过各种渠道参与思政教育工作,真正发挥出全员思政育人的作用。
其次,“全过程思政育人”主要从时间维度进行设计,即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将时间要素优化协同、适时施教、善于调整活动时间节奏、把握适当的时间间隔。我校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四年始终,课内思政必修课从第一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二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第五学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依次执行,每学期还开设《形势政策》必修课和大量的思政选修课,课外主要设计了两个环节的思政课程,一是将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纳入了《学校第二课堂综合素质培养方案》中,并成为了其中八大模块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是在学校清廉校园APP项目中,设计了依托于思政课程的课外意识形态拓展知识和试题,要求全体学生学习和考试。
再次,“全方位育人”从内容层面对育人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为基准,围绕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实施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设计全方位育人“菜单”。比如清廉校园APP项目,完全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在思政实践中,有课下设计微视频,有红色教育基地现场体验,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在思政文化中,有主题演讲比赛、专家讲座、主题教育班会等。学院还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打造了青春榜样文化等一大批校园品牌活动,充分利用重大事件、专题活动、重要节日及纪念日等契机,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和品德修养教育,形成了全方位育人格局。
信息技术有效植入“三全育人”思政教育体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网络新媒体为核心的新兴科技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发起的挑战日渐明显,信息技术是我们学校的底色和优势,学院积极将信息技术植入思政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借助我院省级哲社平台——四川网络文化中心的研究优势,不断促进学院本科网络思政的学术理论研究,并以此促进本科思政教学实践。第二,将“超星学习通”等网络资源全面引入本科思政教学,学生全部在网上学习,设计清廉校园APP网络平台,知识和试题设计、学习考试、教学管理、成绩管理等全部在网上实现,“超星学习通”和清廉校园APP的考试成绩均纳入思政课考试成绩。第三,学校设计了第二课堂管理系统,在思政教育模块的登录、学习、考核、教学管理中,均通过网络实现。第四,学生在课外思政教育实践中,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思想教育学习,挖掘红色资源制作微党课,打造思政教育共享室,聚焦思政教育。
“三全育人”思政教育体系成效初显
全校学生经过思政课主战场的洗礼,经过全过程、多方位的思政教育与实践,经过全校教职员工全员思政教育,全体学生认真践行“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校训,形成了“尊师、好学、励志、笃行”的优良学风。他们政治立场坚定,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生整体上理想信念坚定、品德修养高尚,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
我校涌现出了许多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先进个人和集体,有“接过母亲志愿者红袖标”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戴权、“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尹博文、“四川最美女大学生”叶琳娜等一大批优秀学生。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通信工程学院第一学生党支部。学校是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也是四川省首批女大学生“春蕾绽放”思想引领示范基地。
在新的一年,马院全体教师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担当,真抓实干、奋发图强,努力彰显成信人的特有气质和精神品格,奋力书写属于马院人的辉煌与梦想!